3000万至身价910亿,27岁自主创业,这个人是全球第一狂魔“资本潜力股”。在中国他开创了BT模式,被称作“我国BT模式开山鼻祖”。
3000万建立太平洋公司,现今身价达到910亿,在资本爆发式裂变式背后,藏着什么?
1986年,26岁的严介和辞去中学老师的工作,到当地国企当零工。第二年,严包揽了一家当地乡办企业,第一次创业。
1992年,严介和申请了自已的建筑工程公司,随后承揽的南京市绕城公路建设项目是严介和自身造就出开启“省门”发展机遇。由于这样的项目,他发掘他生命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800万余元,从而打开了它的中国太平洋时期。
为了能在国家心里留有较好的品牌形象,他甚至给出了“亏五万比不上亏八万”的营销理念。一百四十天完成工程量清单,仅用了七十二天就做完。
小区业主大吃一惊,检验结果品质优加!“吃大亏”是富,第二年工程项目总指挥部便放安心把1000万工程项目交给严介和。
2002年之前,严介和一直一声不响的在交通设施工程业界“开拓”。这以后,他就开始与很多地方政府机构打得火热,相继回收、代管了31家亏钱的国有制大型企业,公司旗下企业做到115家,严介和因而赢得了很多市政工程建设工程项目。严介和找到一条发家致富近道——通过回收销售业绩不太好的国企,进而赢得地方政府的好感,从而在当地市政道路工程中分到一杯羹。
收归亏本国营企业,不但证明了严介和“吃大亏是富”的人生格言,更是让严介和和政府走得更近。“重新组合前,国营企业连一根火柴棒都不值,但是我要将一个极端差的公司制成极端好。”严介和称。就用ST横纵而言,那时候严介和投入成本5亿至10亿。表层来看仿佛吃了亏,事实上最后挣的钱很多。
直至2002年,太平洋集团的年销售额也仅有20亿人民币,真真正正令严介和的身价大幅度膨胀是2005年初开始的一系列对国企的企业并购。严介和已经成功投资了31家国企,涉及总资产达60亿人民币。